對於市場上785G內顯MB的好評之後,AMD繼續又推出了890GX
但是由於定位還是較高,價格一般人要入手需要有較多考量
於是880G中階小將就來接替785G的位置了
就讓我們來看看880G小將表現是否可以承襲前輩785G高CP值的傳統
外盒後面就寫著四大特點,Core Unlcker是開核功能,GPU bosst則是內顯簡單超頻
配件一覽
由於這塊MB南橋是配上SB850,原生支援SATA 6Gb/s
線材上也印製上SATA 6Gb/s
MB上拍圖一覽
8+2相電源相位,MOS散熱片採取不規則形
MB上則是有CoreUnlocker 以及Turbo KEY簡易開核和超頻按鈕
五個SATA接頭,另外有一個則是接給E-SATA使用
另外為了支援USB3.0,也配上了NEC晶片來支援
另外從8系列開始,AMD就不原生支援IDE所以需要外接一顆VIA晶片來支援IDE來讓消費者繼續沿用
背後I/O一覽,HDMI+DVI+D-Sub都有,不過要雙輸出還是只能一數位一類比
藍色USB則是USB3.0接頭
這次則邀請了中階主力555BE來尬一下1055T 看在一些轉檔應用方面是否有其明顯差距
先簡單進去BIOS作一下介紹,目前已經完整支援六核
並且可以順利啟動Turbo Core功能
CPU超頻選項則是有手動 預設 D.O.C.P則是記憶體頻率上去的時候,CPU頻率也跟著UP
CPU Level UP則是依據每顆CPU的預設值不同,來稍微小OC一下
另外若是加電壓過度,會用黃色和紅色來提醒使用者
6Core都可以針對個別核心去作控制,開核選項也是在這邊選擇
因為原廠FAN的壓制能力小弟無法接受,所以換上 TT contac 29
800轉還能壓制在40度以下,還不錯
另外附上原廠FAN的圖,表現就有點差強人意,轉速有點偏高(已開啟Q-fan)
進入作業系統之後,1055T待機會降至800Mhz左右
燒機之後大約會到50度左右,不過風扇維持在1300轉而已
算是很安靜
另外也可以開啟Turbo V軟體來簡易超頻
並且華碩自己研發出Turbo Unlocker 不只可以用在6 Core
只要是飛龍2黑盒都可以使用
GPU Boost也整合進Turbo V裡面,相當方便
並且有自動超頻模式,躺著超都可以
使用Turbo Unlocker看看,確實有OC到3.2Ghz以上
用CPU-Z驗證一下,確實頻率有上去
簡單用3DMARK06預設測一下,這張MB內顯頻率就直接預設是700Mhz
所以分數其實和890GX相差無多少
接著用TMPGEnc 4.0 XPress來測試6Core最擅長的轉檔
將BDMV內的M2TS檔案轉成MPEG2
最後1055T轉檔時間為48分22秒
接著使用開核變身過後的B55作一樣的轉檔處理
則是需要52分56秒
緊接著使用一般人很常取得來使用的格式工廠
一樣由1055T先來測試,檔案一樣是BDMV中的M2TS檔
轉成MP4檔案
最後完成時間為一小時又三十五分
然後再用B55作一樣的轉檔處理,可以看到B55幾乎都是滿載運作
結果跑出來時間為兩小時三十分,差了一個小時..,可以得知若是需要較複雜運算壓縮
時間較長的時候,六核是很有優勢的
接著用變電家來測試1055T和B55的耗電差距
平台環境皆為一樣,只更換CPU,下面數據為整平台耗電量
一開始先測試B55 待機為70~75W間
一般轉檔滿載運用為110W左右
使用燒機程式則是會保持在130W附近
1055T待機也是70~75W左右,控制的不錯
一般轉檔應用則是會稍微高一些些,116W,但是差距不大
使用燒機程式就會飆升到快160W,不過一般使用的時候都不太會跑到那麼高
另外來看看BD原版光碟觀看是否有差距
使用最近火紅的EVA新劇場版 2.22破 軟體則是使用了TMT3
1055T使用率則是落在20~26%之間,不開啟硬體加速
開啟之後則是落在11~7%之間
接著用B55測試,使用率約為30~35%之間,和1055T相比大概就8~9%差距
開啟硬體加速則是差不多
另外簡單貼幾張1055T觀看藍光使用率,都是非常低的
那麼會不會有1055T使不上力的地方呢? 還是有 例如軟體只吃單核的時候就很明顯了
簡單使用光影魔術手來對多張照片來作縮圖和自動白平衡 批次處理
可以看到只有單顆核心在RUN
完成時間為3分24秒
使用B55作一樣的處理則是3分22秒
最後,小弟借來了創見2.5″ USB3.0硬碟外接盒,來測試一下這張MB的USB3.0功能
較為特殊的mini USB3.0接頭
線材端
使用FastCopy軟體 19.1GB資料USB3.0用了5分多鐘搬移完成
故意將接頭插在USB2.0上,則是花了10分多鐘才完成
結語:目前的880G落點在3600~4000元上下,比785G稍微高些但是預設時脈較高
並且原生支援SATA 6Gb/s,大致上算是接棒成功,並且還有USB3.0來加持,廠商也外加晶片來維持開核
加上最近AMD的六核心CPU表現也算是不錯,需要此種需求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
因為一般都是貼在外盒正面,第一張圖中沒看到,前天我也剛入手這張版子@@
說明書您的也是英文的,所以才會有如此疑問!!
可以查一下代理商喔!
http://vip.asus.com/eservice/querydist_tw.aspx
版主回覆:(02/07/2011 03:18:15 PM)
謝謝你的費心 不過我這張確實沒甚麼問題 我也打過去客服詢問過了
這片並不是台灣代理商的話喔
(無出廠年月標籤,說明書不是繁體中文)
可能無法送台灣皇家
版主回覆:(05/03/2010 12:28:50 AM)
這張有出廠年月標籤阿 囧 為什麼你會認為沒有 我只是沒拍而已
還是2010年2月的標籤